先锋影展学术研讨会在我院小剧场成功举办,三十余位专家学者共话影视工业、教育、创作、策展
2023年12月18日 文/常美晨 刘奕丰 陈路 图/余溢兰 赖林鸿 杨兴橙洁 徐浩澜    (阅读:)

  我院作为主办单位之一的第五届先锋艺术电影展线下主体活动于2023年12月9日至12月14日顺利举行,我院和我院牵头成立的数字影视艺术理论与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具体主办的学术研讨会也于12月13-14日在我院小剧场圆满落下帷幕。研讨会分为四个场次举行,研讨主题分别为“人工智能与中国电影工业发展”“中国影视产业现状与影视教育的未来”“影视创作教学与影展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影展策划的实现与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来自全国各地的三十余位行业和学界专家以及美视电影电影学院各专业师生参加了这次学术盛会。美视电影学院常务副院长范蓓教授、副院长黄鹏教授主持了“人工智能与中国电影工业发展”中国影视产业现状与影视教育的未来”“影视创作教学与影展作为一种教育模式”三场研讨会,先锋电影制片厂厂长李冠一主持了“影展策划与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研讨会。

主持人范蓓

主持人黄鹏

研讨会一:

人工智能与中国电影工业发展


  2023年12月13日上午,第五届先锋艺术电影展“人工智能与中国电影工业发展”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小剧场成功举办。研讨会深刻围绕“人工智能与中国电影工业发展”的主题,阐述了面对不断发展的数字技术以及不断渗透到电影制作各个环节的人工智能技术,中国电影工业如何通过对这些技术的探索应用来提升电影制作的质量与效率的问题以及相关的伦理问题。

嘉宾合影

  重庆大学党委副书记冯业栋教授进行了开场致辞。他表示,在这个充满创新与变革的时代,我们站在科技与艺术的交汇点,感受着电影的激情与艺术的灵感,更思考着人工智能的力量与科技的未来。今天的学术研讨,不仅是一场关于AI与电影的讨论,更是对技术和艺术融合未来的思考与探索。“衷心希望通过这次研讨会,能够促进学术界、产业界和创作者之间的深度合作,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影领域的应用与发展,为提升中国电影工业水平和能力贡献力量。”

重庆大学党委副书记冯业栋教授致辞

  青崧文化创始人、著名电影制片人叶宁讲到文化产业有潜力成为未来的机会产业,中国电影内容的核心能力,是给中国观众讲述优秀中国电影故事的能力。

嘉宾叶宁发言

  北京海马轻帆娱乐科技有限公司CEO刘笑逸讲到AI的发展及其在编剧领域的应用,以及AI如何改变编剧的工作方式,分析使用AI进行的两大分支:评估与写作,探讨如何让AI评估一个剧本剧本,并对写作的智能化:智能编辑器、故事构思、角色发展和对话创作的优势等方面进行解析。

嘉宾刘笑逸发言

  超梦视影(上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总经理王朝成表示,生成式AI在去年的爆火,让全世界都认为这是另一个iPhone时刻,甚至有人认为它可以媲美蒸汽机的发明,因为它带来的效率的急剧提升让很多人认为是下一个时代的开始。而进一步探讨对于动画电影行业,我们怎样才能搭上这一次的发展快车道?让生成式AI能够为我所用?

嘉宾王朝成发言

  重庆达瓦合志影像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栾林表示,数创未来、科影融合离不开数字内容制作与技术研发,并以达瓦数字影棚为例,通过永川科技片场技术展示探讨虚拟制作对现有行业流程与规则的颠覆作用及未来如何重塑影视行业全链条。

嘉宾栾林发言

  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司若提出结合多领域产业实践,探讨“AIGC如何赋能视听创新”的问题。并表示在数字时代,技术迭代是推动视听创新的关键驱动力。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的广泛应用使得对视听内容的智能处理、分析和精准传播成为可能。

嘉宾司若发言

  北京电影学院影视技术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陈军讲到电影智能制作的概念、内涵及特征,当前电影制作各个环节的智能制作及创意手段,展望电影智能制作未来发展趋势,分析电影智能制作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电影行业如何应对电影智能化发展的措施和思路。

嘉宾陈军发言

  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贾云鹏谈到电影“阿凡达”与“流浪地球”,简要梳理了数字角色的制作技术,重点探讨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数字模型生成方法,表演捕捉技术和数字角色的驱动方式。

嘉宾贾云鹏发言

  南京大学全球人文研究院副教授石可讲到通过戏剧性观念来探讨审美人工智能的可能性,特别是从移情作为一种现象学主体间性模式的角度来讨论,并提出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的具有遍在性的大众媒体形式,并不会取代人,相反,它为技术与具身表演者之间的对话提供了审美的可能性。

嘉宾石可发言

  数字影视艺术理论与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重庆大学大数据与软件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礼表示,电影业正处于重大技术突破的边缘。崭露头角的是以GPT-4为代表的大模型,这是一种先进的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 技术,正在彻底改变脚本、美工、剪辑、视频等的制作方式,大模型有望改变电影行业的剧本创作格局。

嘉宾刘礼发言

  九位来自电影制作、人工智能、影视研究以及艺术创作等不同领域的嘉宾,以独特视角和专业知识为研讨会注入新的活力,分享他们关于中国电影工业技术与艺术的精彩观点。



研讨会二:

中国影视产业现状与影视教育的未来


  2023年12月13日下午,第五届重庆先锋艺术电影展“中国影视产业现状与影视教育的未来”研讨会在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小剧场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深刻围绕着“中国影视产业现状与影视教育的未来”的主题,在对中国电影产业目前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各位嘉宾的影视教育教学经验,对未来的影视教育的发展进行展望。

嘉宾合影

  重庆大学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教师工作部部长杨新涯进行了开场致辞。杨新涯从自身作为学者与诗人的身份发表了对重庆电影的看法,并指出电影在教育、提升审美能力、扩展视野与社交等方面具有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他表示,重庆是一座创新的城市,电影未来的发展应该积极求变,并将艺术和科技融合发展。面临着人工智能的挑战,今天研讨会的话题正逢其时,各位嘉宾今天的发言将为中国影视教育界带来新的启迪和希望。

重庆大学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教师工作部部长杨新涯教授致辞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李道新谈到自身北京大学影视教育的教学经验及实践成果,提出在平台化引领的数智时代如何展开视听文化教育的思考。他认为有必要在建设影视与影视教育数字基础设施的过程中,构筑影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数字平台,以此在全球影视一体化的趋势中,逐渐增强中国影视的表达能力和话语权,面向全球影视一体化的未来。

嘉宾李道新发言

  《电影艺术》主编、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研究员谭政指出,自二十余年产业化的发展以来,中国电影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银幕数全球第一,观影人次全球第一,市场也成为全球第二,但仍处在从电影大国向强国发展的进程中。培养面向未来和全球的创作、制片、营销人才十分重要。

嘉宾谭政发言

  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谢建华认为,所有的新故事都是对艺术史的复访,创作变成了一个无限引用的艺术作品考古游戏。在人工智能介入创作后,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后人类中心的创意哲学时代。对艺术教育来说,有三件事非常重要:一是重返经典;二是重拾启蒙;三是重新界定艺术。作者身份和伦理、新颖性、原创性和自主性,以及作品的艺术本质及其在视觉艺术史上的地位,这些基本问题亟需重新认识。

嘉宾谢建华发言

  西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焦道利分析了新时代行业特色型大学影视人才培养的新路径。西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依托双一流学科建设,在影视创作人才培养中,坚守思政引领,立德树人,科技与艺术融合、跨学科协同育人,立足本土、创新传播巴蜀文化,扎根行业、服务双碳战略目标,以美育人、服务新时代高校育人目标的新思路和新路径,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本校特色的影视人才未来发展之路。

嘉宾焦道利发言

  国家一级导演、重庆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原主任、重庆电影家协会顾问、重庆市电影评审委员会专家评委鄢光宗谈到“重影杯”的开放性,要让这个活动成为一个练兵、竞争的平台,让重庆作者打开视野,与外地的获奖作者相比,看到自已在选材多样化、锐意创新、以有意识的类型化写作等方面的不足。通过“重影杯”活动,发现了一些有创作才能,有创作潜力,有创作经验的重庆作者,特别是经过大学戏剧影视专业训练的青年作者,他也鼓励学生们要积极进行剧本创作。

嘉宾鄢光宗发言

  西南大学新闻学院原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虞吉认为,“大学电影”正在以一种新力量加入到电影生产与院线发声的队列中。曹保平,徐浩峰,陈峰等大学教授担纲主创的电影,中国美术学院主导创作的院线影片《云霄之上》,河北传媒学院的《傍晚向日葵》以及重庆本土的《白云苍狗》《产房》《怒吼》显现了这一新动向的趋势。他鼓励“大学电影”做院线电影和大电影的新生力量,进行标杆性人才的产出,从而获得主导权。

嘉宾虞吉发言

  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陈佑松表示,进入数智时代,AI、元宇宙等科技进步迅速驱动影视产业形成全产业链变革、迭代影视艺术观念与创作方法、影响受众观看方式与理解认知,要将今天的电影放在融媒体矩阵中考量。影视实践教育亟待革新传统教育思路与培养模式,接轨影视产业新兴需求、注重跨学科交叉发展、应用创新性实践教学工具,培养艺术修养与技术水准融合发展的综合性影视人才。

嘉宾陈佑松发言

  四川传媒学院电影学院教学院长、教授魏伟提出,川渝两地作为西南地区电影创作及学术研究的两大重镇,电影作品创作及学术研究相互依存、互补共进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电影作品创作、影展以及学术交流将形成川渝两地的共识,呼吁两地探索多元化产教学研等多元的方式共创电影创作与学术交流的影响力。

嘉宾魏伟发言

  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数字影视艺术理论与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主任范蓓谈到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的基本情况与数字影视艺术理论与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实践成果,表示影视教育若要与数字人文达成深度关联,需要在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层面、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层面、在个体发展和团队建设层面实现良性共振,才能形成相应的学科共识,真正打开新文科建设视野,提升影视教育作为人文教育的新内涵,为数字人文和影视研究相遇的合理性添置新力量。

范蓓发言

  九位来自全国各地影视院校的院长、副院长及影视专家,一道从宏观层面和教学实践分析了国内影视教育的现状,同时面向未来并结合产业实际从国际化视野提出了对影视教育发展的走向展望。



研讨会三:

影视创作教学与影展作为一种教育模式


  2023年12月14日上午,第五届重庆先锋艺术电影展论坛活动“影视创作教学与影展作为一种教育模式”研讨会于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小剧场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深刻围绕着“影视创作教学与影展作为一种教育模式”的主题,多位教学经验丰富的嘉宾进行影视创作教学的心得交流,共同思考影展的举办如何实现对于影视创作教学的反哺。

嘉宾合影

  重庆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剑进行了开场致辞。李剑谈到了对于学校建设美视电影学院的感受,一方面美视电影学院为影视行业培养了专业人才,另一方面也为学校注入了人文艺术元素。在介绍学校新工科建设的实践经验基础之上,鼓励大家思索影视艺术与人工智能的结合,为学院在新文科建设的大背景下探索新的教育模式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重庆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剑教授致辞

  北京电影学院原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会军谈到自己在北京电影学院的教学经验,他认为,在目前的影视创作中思维决定命运,方法决定成败。他指出学生创作的重要性,建议将学生作业进行展览,让同学们在创作实践中寻找创意的灵感与可靠的伙伴。

嘉宾张会军发言

  重庆英才计划名家名师、重庆市电影家协会副主席、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影编剧、制片人刘帆讲到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影视创作实践》的建设路径,分享了短片教育的经验:课程实行影视全产业链实战化教学,以学生分组合作剧情短片,教师全程全方位指导为课程形态,教学指导内容涵盖选题策划、剧本创作以及导演、表演、摄影、照明、录音、美术、服化等前期创作环节和剪辑、调色、宣发等后期制作环节。

嘉宾刘帆发言

  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文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鲜佳认为,重庆电影是一种极具风格的影像生产。她在回顾重庆电影历史与分析重庆电影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重庆是一座光影之城、文化之城与山水之城,重庆多元的文化资源和丰厚的文化底蕴为影视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鲜佳发言

  西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专业教师徐萌指出,如何在创作者的自我认同与接收者的交流感之间形成合理且平衡的关系是影 视创作教学中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影展具有汇聚当下“呢喃化”的创作,使之成为“能量场”的发展潜力。

嘉宾徐萌发言

  重庆英才·青年拔尖人才、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教师、博士梁璐璐以2023年第三届 IM 两岸青年影展中的短片作品为研究对象,对来自全球 331 所高校的1102 部,由在校学生拍摄的短片进行了分析。她从整体特征、题材分析、作品表现等角度,介绍当代大学生影像创作中的特征和不足,并提出了丰富短片的理解和想象、拓展创作的视野和方式、明确实践的目的和意义、尝试科技的创新和可能等建议。

梁璐路发言

  四川外国语大学教授邬建中以国家第二批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纪录片创作》为例,分享了打造一流课程的前期筹划、材料准备及申报书撰写经验,并将课程申报书进行了展示和分析。

嘉宾邬建中发言

  中国新商科大学集团电影评论中心板块主管、重庆移通学院电影评论中心主任彭可谈到自身的工作经验并强调了电影通识教育的重要性。中国新商科大学集团旗下的三所以新工科为主体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立足办学定位、培养模式、育人目标,搭建了电影通识教育体系,并探索了一套有效的实践路径。

嘉宾彭可发言

  四川传媒学院电影学院电影学系主任、副教授王骥伟谈到西南地区的儿童题材电影,并重点介绍了影片《再见土拨鼠》。随后,他强调了电影文本的重要性,鼓励同学们从剧本出发开始自己的影视创作。在教学中他坚持“教师共创、师生共创”的理念,积极推动师生影像创作,并不断创新创作理念,拥抱数字技术的发展。

嘉宾王骥伟发言

  重庆移通学院艺术传媒学院院长李轶天认为,传统文化视域下的高校影视创作教学路径创新,要围绕影视创作教学与传统文化进行定向型人才培养。以课程带动作品输出,传承传统文化,形成影视教育内涵式发展,带动多校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传播的多元实践活动,创新创业联合地方场域,以市场为导向服务地方是可实现的路径。

嘉宾李轶天发言

  九位创作教学一线教师及先锋电影艺术展评委参与研讨,探讨国内高校影视教育的发展方向与学生创作水平能力的提升路径,为未来的影视教育与创作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研讨会四:

影展策划的实现与中国电影产业发展


  2023年12月13日晚上,第五届先锋艺术电影展论坛活动“电影策展”研讨会于在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八楼沙龙成功举办。本次论坛围绕“影展策划的实现与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主题展开讨论,论坛有幸邀请到知名电影策展人进行主题发言,他们从不同角度透视了如何举办具有在地性特色的影展。

主持人李冠一

嘉宾合照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资深项目运营、IM两岸青年影展核心负责人、品牌总监、IM青春放映负责人张思琪谈到如何打造品牌与电影策展的共性,她分享了IM青年影展如何创新地推出“从平潭出发,72小时极拍项目”,以丰厚的奖金奖励热爱电影、为梦想拼搏的年轻人。

嘉宾张思琪发言

  班夫中国创始人、班夫山地电影节世界巡展中国展、中国户外影像计划等多个影展的发起人和策展人钱海英谈到班夫中国、班夫山地电影节世界巡展中国展等多个影展的发起与策展经历,分享了自己将个人兴趣转化成职业发展内驱力的心路历程。她深度分析了小众影展如何从市场定位着手进行策展,精准吸纳观众并获得高质量小众影迷的长期稳定支持,最终回馈创作者形成良性循环。她认为以户外生活、极限运动等小众影展中蕴藏的对人与自然相处之道的深邃思考会使得走在世界前端的人改善世界。

嘉宾钱海英发言

  中国-欧盟电影节副秘书长,中欧青少年电影节秘书长袁梦倩认为,中欧电影节与中欧青少年电影节是中欧建交的良好形式,也是处于不同文化语境下两个地域的人民互相认识、深化友谊的的绝佳形式。她指出,中欧电影节作为中欧之间唯一一个双方共同支持举办的电影节,是欧洲民众了解当代中国的窗口,也是中国电影走上世界舞台,达成文化推广使命的重要交流平台。

嘉宾袁梦倩发言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青年教师、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秘书长武建勋认为大学生电影节的最大特色就是所有的环节都与学生紧密相联,真正做到“大学生看、大学生办、大学生评、大学生选”。他也提到曾想在大学生电影节中做出一些模式创新,可以让更多大学生加入进来,即便是非专业的学生也可以积极参与进来。最后大学生电影节还将影评环节带入影展,让大家都能写出自己的想法,为大家提供发表自己意见的平台。

嘉宾武建勋发言

  上海电影节、FIRST 青年影展和平遥国际影展策划、长片《如何是好》制片人白天天谈到电影节是在当下日益复苏的电影产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电影节可以发掘更多的青年导演;让更多的青年导演的作品被看到,积累观众基础和口碑,让作品有机会上到院线;电影节还能筛选出一定审美趋向的观众,搭建起一座桥梁,让青年导演接触到属于他们的受众;以电影《燃冬》为例,讲述电影节还有机会促成电影合作。白天天又从文艺片上院线的受众角度讲述了电影要不要分线发行的问题,又提到了流量演员和流量明星参与电影节推动了电影节在大众的传播。接下来,白天天又从策展人的角度说明了电影节重视短片的原因,并且指出做好一名策展人需要重视社交能力。

嘉宾白天天发言

  投奖投片平台创始人、电影节发行人、青年导演李爱鑫谈到自己拍片投奖的经历,指出当下电影节展在放映、选片、评审方面都耗费了大量的成本。接下来他分享了自己的团队针对这些问题制作的审评系统、投奖发行机制,该系统有效的在保持电影节展策展多样性的条件下降低了节展举办执行成本。并提出自己的开发团队将开发志愿者培训功能的构想。

嘉宾李爱鑫发言

  六位电影节展工作者分享了他们关于策展、创投等多方面的前沿经验,带来最新的业界动态与电影节展现状分享,扩展了听众的视野,为他们展现了更多的可能性。


  在场师生热情洋溢参与活动,被专家老师们看问题的独特视角和专业知识深深吸引。这次研讨会所讨论的主题 ,与中国影视产业和影视教育高度契合。嘉宾们共同就影视产业和影视教育发展提出了各自精彩的观点和言论,这些观点和言论不仅有益于中国影视工业发展和影视教育,对推动美视电影学院学科、科研和教学质量提升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虽然本届先锋艺术电影展暨学术研讨会已经结束,但对电影的热爱永不会终止,期待未来在先锋艺术电影展与大家再次相见。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