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下午,重庆大学第五届校园心理情景剧比赛线下展演在美视电影学院小剧场举行。本次比赛由重庆大学党委学工部(心理中心)主办,美视电影学院承办,是我校第十三届校园心理文化节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全面推动新时代我校心理育人工作质量提升的重要行动。本届比赛的主题为“智解心结·梦绘未来”,充分展现了人工智能背景下,学校、学院心理育人工作与时俱进的特色,以剧展心,以美润心,以赛促行,鼓励广大青年学生以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的积极心态应对大学生活。

线下展演剧目列表
比赛分为赛前专题培训、剧本创作、专家评审和指导、线下展演等环节。赛前,心理中心邀请苏州大学心理人工智能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校园心理情景剧专家王尔东博士进行了专题培训,讲解如何创作评估校园心理情景剧。还邀请了国内其他校园心理情景剧专家,表演、心理辅导等专业老师评审剧本、指导修改。经过评审,有21个节目进入线下展演环节,另有11个节目获评优秀奖。

我院一等奖、三等奖剧目《停滞的时间》《再见小尾巴》
校园心理情景剧作为校园生活的缩影,不仅为参演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释放压力的平台,也为观众带来一场沉浸式的心理体验。线下展演中,来自法学院、本科生院、学生小橘灯心理协会、美视电影学院等11个单位的21支参赛团队展现了较高的水平。各参赛团队聚焦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遇到的多种心理问题,通过艺术化的表现形式,展现了同学们积极面对挑战、努力克服困难的成长过程,引发了现场观众的强烈共鸣。

我院二等奖剧目《剧里剧外》《不速之客》
本届比赛中,美视电影学院的10个参赛剧目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其中一等奖1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1个,优秀奖2个。其中,22级学生原创剧目《剧里剧外》在戏剧与现实的交织中化解矛盾、勇敢面对生活,展现了爱情里的理解与包容、友情的温暖以及直面过去的勇气。23级学生创排的《不速之客》讲述了社恐女大学生直面情绪心魔,接纳自我后从容拥抱社交的故事。由电影、博雅、经管学院及本科生院联合创作的剧目《理想之诗》生动演绎了AI助抑郁大学生穿越重历革命诗魂抗争的情景,以跨越时代的青年共鸣,探讨理想的价值。剧目《人生online》则讲述了广告专业毕业生薛灵求职迷茫,误入“人生游乐园”系统,在AI的帮助下成长,最终跨专业成长并掌控人生的故事。《停滞的时间》讲述了一位遭遇延毕困境的学生的故事,她被焦虑淹没,直到精灵心理咨询师的出现,助力其重燃希望,该剧目取得本次比赛一等奖。

我院二等奖剧目《人生online》《溺水者说》
线下展演环节,主办方邀请了重庆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办公室主任罗姝、重庆大学档案馆馆长杨艳、重庆大学博雅学院教师刘安琪、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学生办公室主任厉宣浩、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心理辅导员蒋晓红担任专家评委,并邀请了重庆大学心理健康协会副会长、电气工程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高玉娇担任学生评委。

我院二等奖剧目《心幻》《理想之诗》
精彩纷呈的表演让同学们对心理健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大家不仅学习到实用的心理问题应对方法与技巧,还培养了同理心,塑造了积极的心理品质。不少参赛团队表示,此次大赛收获颇丰,同学们对自身心理成长和人际交往等方向有了全新的认知与思考。


赛后团队、评委及工作人员合影
我院心理育人工作持续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迄今为止已连续2年承办校园心理情景剧比赛,未来将继续通过丰富的渠道和形式,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发挥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全方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此外,心理中心还推选我院剧目《溺水者说》代表重庆大学参加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情景剧剧目线上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