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院23级广编专业《短片剧本写作》课程赴永川科技片场开展实践研学
发布时间:2025-04-23 | 熊诗悦、王博宇 | 编辑:湖畔美影 | 阅读量:


2025421日,我院23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短片剧本写作》课程全体同学走进永川科技片场,开展了一场聚焦虚拟拍摄的主题实践研学活动。这场研学不仅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院积极对接数字影视前沿、探索“编导一体化”教学路径的一次实践探索,活动由任课教师梁璐璐老师带队组织。

永川科技片场以虚拟拍摄技术为核心是国内最大的单体科技影视棚,涵盖XRVP、动作捕捉等多个虚拟拍摄系统,其成片质量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永川科技片场目前已在虚拟制片技术领域收获200余项专利与自主知识产权,为影视工业化升级提供了全新范式。


84169

师生观看动捕实时画面


此次研学活动作为“短片剧本写作”课程的关键组成部分,亦是重庆大学“电影数智工业制作教学团队”建设案例项目的重要实施内容。通过本次永川科技片场的实地研学,学生能够亲身体验虚拟置景、实时渲染、实时合成等先进技术,感受虚拟拍摄为剧本创作提供的丰富创意空间和拍摄可靠性保障。这种直观的体验有助于学生拓宽创作视野,激发创作灵感,从而在短片剧本写作中更好地融入虚拟技术元素,提升剧本的创新性和可拍性,推动剧本创作与数智影像生产的深度融合,培养具备新时代影视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永川科技片场达瓦科技项目总监李超老师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片场内虚拟拍摄相关核心设备及其应用原理。讲解内容涵盖高清拍摄系统、虚拟背景实时渲染系统,以及多机位协同控制等先进技术架构。面对高度集成的数智化影像生产系统,同学们表现出浓厚兴趣,现场不断交流提问,学习氛围高涨。


8CB06

讲解现场


在案例分享环节,李超老师以《熊猫计划》等典型影片为例,系统讲解了虚拟拍摄在大制作项目中的实际运用。同学们了解了虚拟技术如何通过LED环境构建真实感场景,如何借助实时合成技术实现高难度拍摄任务,并深入了解《碟中谍》车顶打戏、《速度与激情》桥面爆破等经典桥段的数字化重建流程。这些实例使同学们切实感受到科技如何重塑影视生产方式。


7CB9D

数字化场景展示


体验环节尤为生动。在仿真打造的科幻舱室场景中,同学们零距离观察拍摄流程,围在导演监视器前反复揣摩镜头调度和机位分布。拍摄结束后,现场组织大合影,记录下这一段有温度、有科技、有创意的难忘时刻。


65E7E

师生合影


活动后半段,梁璐璐老师组织师生与片场技术专家开展深度交流。围绕虚拟素材光影渲染、布光逻辑、材质搭建等专业话题,展开了富有深度的互动探讨。技术人员以工程视角回应学生问题,强调创作逻辑与技术实现的联动性,拓展了学生从剧作到影像的整体观。


6BA32

虚拟拍摄现场

此外,同学们还深入参观了片场动作捕捉工作区,了解动捕服、标记点设置、后期建模等关键流程,并亲身参与捕捉体验,从“身体”这一媒介理解角色生成机制,极大地拓宽了他们对虚拟角色创作的认知。


2EAE8

学生互动体验

本次实践研学不仅打破了课堂边界,更彰显了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剧作课程建设“课程-产业-项目”协同并进的理念。通过前沿平台的实地研学,课程真正实现了从剧本书写走向虚拟影像的教学跃迁,构建起连接写作与制作、创意与科技、文本与工业之间的桥梁,为新时代影视人才培养提供了鲜活范例与经验样本。